我們湖北醬菜廠家今天給大家介紹下腌筍的具體步驟方法:
用于腌制的竹筍,要求品質柔嫩,無苦味和其他異味。如南竹、早竹、哺雞竹筍等。選擇小茴香、桂皮、花椒、八角、丁香、干姜、甘草等香辛料,要求無霉變,無雜質。
竹筍腌制的工藝流程是原料→切頭剝殼→洗滌→預腌→入壇泡制→裝袋→真空密封→冷卻→保溫檢驗→包裝成件→入庫→成品。
一、切頭剝殼、切去筍根基部粗老部分,再用刀縱向劃破筍殼,剝殼,去凈筍衣。
二、洗滌用清水洗滌竹筍,撈出,瀝干明水。
三、預腌按原料重加入6-8%的食鹽,拌勻,壓緊,預腌24-48小時。預腌時竹筍中的苦味物質隨囟水一起流出。
四、入壇泡制容器選擇:選擇傳統(tǒng)泡菜壇作為發(fā)酵容器。泡菜壇以無裂紋,無砂眼,火候老,釉子好,形態(tài)美觀為適宜。
配制泡菜水:需配制的泡菜水與原料比為1比1。選用深井水、泉水或自來水,加入6-10%的食鹽,煮沸,冷卻,過濾。若水質硬度較低,可加入適量的氯化鈣調整。將鹽水放入泡菜壇中,再加入老泡菜水15-20%、或乳酸菌純培養(yǎng)液接種。乳酸菌培養(yǎng)液以混合菌株為好。在泡菜水中加入0.5%的白酒,2-3%的白砂糖,1-5%的干紅辣椒(據(jù)嗜好而定),0.1-0.3%的混合香料。香料由小茴香30%,花椒20%,桂皮15%,八角15%,干姜5%,丁香5%,甘草10%組成。香料混合后磨成粉,用白紗布包裹,放入泡菜水中。
入壇泡制:將經預腌的原料有順序地裝入壇內,裝至離壇口6-10厘米處,用竹片卡住壇口,不讓原料露出液面,放好內碟,蓋好壇蓋,灌入壇沿水,讓其自然發(fā)酵。壇沿水用10%左右的鹽水。泡菜水中切忌帶入油脂,因雜菌會在油脂表面繁殖,產生難聞的臭味。泡菜水表面如有輕微“生花長膜”,可緩慢倒入少量白酒,勿攪動。可加入大蒜、苦瓜、紫蘇、紅皮蘿卜、紅皮甘蔗等含有植物抗生素的原輔料。紅皮蘿卜等蔬菜,可對竹筍起到染色作用,增加制品的美觀。入壇后,自然發(fā)酵,當泡竹筍含酸量達0.4-0.8%時,泡菜發(fā)酵成熟,即應撈出包裝。
五、用不銹鋼刀將泡竹筍切分為適當大小的條狀、片狀或絲狀。切分后及時裝袋,中間停留不得過2小時。以免泡竹筍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太長。
六、裝袋包裝材料應選用氣密性好,能耐100℃的溫度而不分層的復合薄膜制成的袋,如尼龍/高密度聚乙烯袋。稱重后的菜,通過漏斗裝入袋內,壓緊。應注意袋口不得粘附菜屑或汁液,否則會影響封口質量。
七、真空密封用真空包裝機抽空密封,熱合寬度應大于10毫米。熱合強度通過熱合溫度、時間來調整。
八、冷卻泡竹筍的ph值為3.5左右,為高酸性食品。100克袋裝式:100℃下5-10分鐘。